前幾天看到一個視頻其中講到一句話我覺得很棒

 

不管你/妳決定要做什麼, 讓每一天帶給你/妳新的挑戰, 如果是這樣,那麼你/妳將永遠領先機器一步。

TED [即將要被機器取代以及無法取代的工作]

 

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跟以前大學時期一直看到與聽到的勵志語一樣嗎?

每天都要有收穫

今天要比昨天進步

明天要比今天進步

blablablabla........

 

現在我已進入職場4年了

終於明白當時那些話的含意

我覺得是因為在學校環境太封閉

並不知道社會到底有多艱辛以及不容易

話說大學不就是銜接校園和社會的橋梁嗎?

太失敗了哈哈哈(其實是自己太天真了)

 

不太舒適的舒適圈

一份工作真的就夠了嗎?

明明收入比不上生活所需支出的不是嗎?

也不想當個月光族阿

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還小事

萬一知道了卻沒有方法爭取那不是更難過了

同事相處難得融洽但是公司就不給你加薪到底是留還是去呢

ㄚ到底要不要給父母孝親費可是我的人生也很缺錢的呀

 

一開始大家都說我覺得生活簡單就好了

我不想賺很多錢夠用就好

ㄚ到底是多少才夠有想過沒有

我覺得人喔

在原地久了自然會感覺到不太滿意的地方

甚至有些時候當我們想做善事的時候都要猶豫一下這個月能不能存錢

這樣

你說待在舒適圈真的好嗎?

再來

沒想像中可怕的外界

原本個性木訥的人他們真的一輩子都個性鮮明不起來嗎?

但我聽過蠻多個性會變之類的例子

像我個性過於大辣辣

收入不高還不懂理財規劃

喜歡與人互動卻不夠敏銳人性

感情偏向依賴讓伴侶很累那可怎麼辦

經常無知得讓人啼笑皆非

我曾經連續兩年之久工作一換再換都沒有存到錢

今年要27歲了但是我做過10幾份工作

不是因為我勇於挑戰是因為我不被公司所用XD

所幸後來做技術性工作做得挺好到現在也快有兩年的美容資歷

何以這麼幸運

因為永不放棄的為自己尋找機會和出入

 

由於本身是設計出身

所以從事美容一路上都在學習

公司資源不足自己出去找課上

一邊繳學費一邊還要存錢(補之前沒有存到的錢)

學得差不多之後我得到的是職場上的安全感

不會再動不動就挫折開始想下一份工作要做什麼

決定若要工作就都做美容吧!

就繼續鑽下去吧!

 

後來感情想要穩定成家就勢必要有錢

我想現階段的美容還無法有錢

於是我開始學習金融財經

認識市面上投資理財工具

累積經驗觀察市場一段時間後再去做操作

投資、保險、網絡行銷等可以幫助我開源節流的方法我都不會放過都會去了解

就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開源節流方法和工作組合

我不愛看書但是我看讀書心得視頻

和不同專業領域的朋友交流想法和資訊

自己也可以提供服務與產品賺取額外的收入

實作"做中學、學中做"的理念

 

我真的覺得留在舒適圈的風險很大

就像溫水煮青蛙那樣

而離開舒適圈去學習新的事物就算失敗但還是在進步

充實自己的人生學習進取就是很棒的人生態度

 

喔對了 如果可以養成很好的學習習慣的話就更好了

例如與朋友聊天的時候桌上放個紙筆

有什麼好處呢

我跟朋友聊天過程會聊到自己不知道的資訊

就可以寫起來回家上網查找資料

還有一個好處是當你們聊天的時候聊到一個挺複雜的話題

桌上紙筆就是很好用的工具拉~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舒適圈
    全站熱搜

    小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